胡小石(1888-1962),名光炜,字小石,生于南京。历任金陵大学、东南大学、中央大学教授,1949年后任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。1906年,考取南京大学的前身两江师范学堂预科,1924年,回宁出任金陵大学教授兼国文系主任。胡小石早年很少介入政治活动,他为人真诚、正直,澹泊名利,风骨凛凛,曾经一口回绝为蒋介石作寿文,公开拒任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央大学校长。正如著名书法家曾农髯先生评价所言,其为人孤峻绝物,苟非所与必面唾之,虽白刃在前不顾也 。
在学术成就上,胡小石的精湛造诣有口皆碑。长期从事着古文字、声韵、训诂、群经、史籍、诸子、佛典、道藏及金石书画之研究与教学。
胡小石亦是金陵书坛的泰斗。早年受梅庵先生的指点,始学北碑《郑文公碑》和《张黑女墓志》,从此笔力沉着,书艺大进。后于篆、隶、行、草全面钻研,书法博采众长,自成一体,世所公认。他生前曾为南京不少地方题过名。其中最显眼的有三处:一为梅园新村的“中共代表团原址”铜牌;二为“南京博物院”院名;三为鼓楼的“曙光电影院”。
在用笔上非常独到,也非常有心得体会,起笔上藏锋为主,行笔上非常有特点,从行笔效果上看,应该是汇集了诸体之长,既有篆书的特点,又有隶书的笔意,还兼具碑的刚劲,很有一番景象,点画打磨得非常到位,而且点画之间的关系也非常精准,既有彼此揖让,又有相互关照,形成以顾盼生情的关系,而在线条上,特点更加突出,没有一笔是直的,甚至都会呈现出一种“弯弯曲曲”的状态,而这种状态,不但没有那种违和感,反而让人感觉更加清新自然。
在近代书法史上,胡小石绝对是一位不可以忽视的书法家,他对书法的理解和认识,以及他的书法作品,对后世都有深远的影响